1. 轻量化材料背景 图1 美国政府大幅提升企业平均油耗标准(CAFE) 面对这些异常严苛的政策,国内外车企纷纷从发动机、变速器、车轮/轮胎、整车等方面加力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根据美国Aberdeen集团的市场调研,48%的被调研企业认为轻量化是满足标准的首要手段也是最大难点,高达88%的车企则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展新材料战略。 2. 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图2 BMW i8全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驾驶舱 常见承力复合材料的结构形式如图3。整体层合板由纤维增强的树脂铺层层叠而成,根据纤维丝/束在单个铺层中的排布主要分为单向和编织复合材料,考虑到层合板在垂直方向的力学性能,也会添加此方向的丝束形成非屈曲经编织物。 可以直观 图3 左起分别为单向复合材料、编织复合材料和非屈曲经编织物 这种复杂的细观结构一方面带来了复合材料强大的可设计性,另一方面从仿真的角度来讲是更多材料参数,更复杂的几何和有限元模型,不同的结构行为和性能表现。为了充分理解掌握并发挥复合材料的优势,复合材料结构的研发通常遵循搭积木式流程,亦称测试金字塔(图4)。具体到汽车行业,首先要对于样件进行材料和结构测试,获取基本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由此而上,试验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子部件,各级总成,最后进行整车测试。 图4 复合材料“积木式”研发流程 考虑到物理样机的成本,每个层级都要尽量采用仿真的方法来减少测试数目,加速研发流程,降低成本。西门子根据其在欧洲三十多年的航空航天和汽车复合材料成功应用的经验上,提供了一整套复合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专注于复合材料设计制造的Fibersim软件和Simcenter 3D复合材料结构和成型工艺仿真软件(图5)。目前,业内领先的车企正在利用这套方案来帮助来理解和分析复合材料,解决同传统金属材料完全不同的新的挑战。 图5 复合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3. 复合材料损伤分析 图6 复合材料不同类型的损伤机理 如何有效 目前,日本本田汽车已在西门子的帮助下进行相关的预研工作[3]。项目初期的目标是调研不同候选材料的材料参数,包括传统工程力学参数和影响损伤行为的参数,然后建立材料损伤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西门子帮助开发了材料测试方案、进行了虚拟仿真测试和搭建了最终的材料模型(图7)。 图7 本田基于复合材料仿真解决方案的材料参数识别流程 在第二阶段,运用已获取的材料参数和损伤模型,利用Simcenter 3D预测了部件级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行为(图8)和低能量冲击行为(图9)[4]。 图8 本田基于平台的损伤分析 图9 本田基于平台的低能量冲击仿真同试验的对比 4. 复合材料疲劳分析 如果将来我们需要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大量应用到车身上去,则必须提出一种新的疲劳分析方法。 西门子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共同在Simcenter 3D平台中开发了一套基于周期跳变法的疲劳分析算法,其结合了基于有限元的损伤分析和传统疲劳分析的优势,兼顾了效率同精度,能够真实的反应复合材料结构的刚度衰减和应力重分布(图10)。 目前,日本本田正在采用此套方案进行结构疲劳方面的研发。 图10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疲劳分析方案
5. 总结与展望 |
【汽车轻量化在线】近日,英国顶级超级跑车制造商迈凯伦在他的官...详情
【汽车轻量化在线】2月5日,日本化学工业日报发布消息称,日本东...详情
【汽车轻量化在线】· 碳纤维增强P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替代...详情
日前,我们从捷豹路虎官方获悉,捷豹路虎正在开展一项名为Tucana...详情
2021-03-04 | qccl
2021-03-02 | qccl
2021-03-01 | qccl
2021-02-26 | qc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