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碳中和】2021 年,是 " 碳中和 " 的元年,今年 10 月,国家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关部门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说:" 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是尤为紧迫的。" 诚然," 能源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 " 的重要目标是环保。但,回归初心,何为环保?车企作为出行领域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践行环保的初衷?或者说,环保,究竟应该被看作是车企借机占领朝阳行业的红利?还是车企造福将来,坚守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在 " 碳达峰、碳中和 " 的指引下,交通出行领域迎来能源变革,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也进入了电动化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作为秉持 " 扎根当地、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 " 理念的丰田有自己的答案。 ![]() 或许在行业看来,丰田的纯电产品投入节奏并不激进。其实不然,针对新能源行业的未来,丰田始终有着自己的目标与见解。早在 2015 年,丰田就曾发布 " 丰田环境挑战 2050" 战略。" 丰田环境挑战 2050" 战略针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地球环境问题。 以此为目标,丰田一步步前行。就拿今年来说,一系列针对降碳的行动在丰田展开,包括: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展示减碳技术,在上海车展发布 TOYOTA bZ 纯电动专属系列,向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大规模提供氢燃料电池车服务用车…… 接下来,不妨结合今年丰田一系列的举措来解读一番这家企业对 " 碳中和 " 发展的逻辑和决心。 节能降碳:技术是核心驱动力 有人说,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人们对内燃机产生的废气就有了消极的概念,所以 " 碳中和 " 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内燃机。于是,我们便听到,电动化全面覆盖出行的呼声此起彼伏。 但这其中似乎忽略了两个问题:其一,碳中和与内燃机及电动化并非是水火不容。且汽车碳中和需要消灭的主体是二氧化碳,是从车辆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各个环节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二,电动化面临充电基础设施普及、电池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能源时代更迭的进程。 关于这两点,丰田看得清楚,首先丰田一直坚信,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最大的敌人。产品只是最终表现形式,要真正意义上消灭这一 " 敌人 ",需以技术为核心驱动从根本上全面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 此外,在今年举办的进博会中,丰田用氢燃料发动机向大家传递:保留内燃机也能实现零排放! 氢燃料发动机以汽油发动机为基础,改变燃料供应系统和喷射系统,通过燃烧氢气产生动力。除使用汽油发动机时会出现极其微量的发动机机油燃烧成分外,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达到环保效果。 同时,丰田向大家展示推进全方位电动化过程中构建低碳社会的各项举措。 ![]() 对于 EV,丰田也同样在努力。 比如,在车身安装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电池,提升 EV 的续航里程及燃油经济性;通过对经销店更换下来的电池进行 " 劣化诊断 ",丰田将有残存性能的电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利用;构建 " 电池材料循环再利用 " 体系,最大程度降低电池生产及使用后造成的环境影响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进博会现场," 氢 + 电 " 几乎是汽车展馆的 " 主旋律 ",除了丰田外,现代、博世以及一些其他汽车供应商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包括氢能、纯电在内的更多样化的电动化方案。 分析认为,单一的动力能源模式不一定能满足非限购汽车市场,所以汽车电动化未来的走向无法精准预测。但是,丰田在新能源领域数十年经验积累,足以让其灵活从容地应对任何一种变革。 经验的积累,最终让丰田有更多资本转化成为多元的产品供给。 多年来,丰田始终坚持全方位电动化技术,积极推动 HEV ( 双擎 ) 、PHEV ( 双擎 E+ ) 、EV ( E 进擎 ) 、FCEV ( 氢擎 ) 的技术进步与普及。 2020 年,丰田电动化车辆的全球销量约为 195 万辆,占丰田整体销量的 23%。 据了解,从 1997 年至今,丰田全球电动化车辆累计销售超过了 1700 万辆,削减的二氧化碳量超过 1.4 亿吨。以普锐斯为起点的电动化产品,已经拥有 55 款,其中包括 45 款 HEV、4 款 PHEV、4 款 EV 以及 2 款 FCEV,实现了从乘用车到商务车的广泛应用。 丰田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扩大产品种类,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助力中国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TOYOTA bZ 纯电动系列首款车型 bZ4X 发布,丰田的纯电有何不同?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丰田发布 TOYOTA bZ 纯电动系列时,提出 " 能够让消费者认可的全方位电动化 " 的理念。 可以说,这一理念几乎是眼下几乎所有乘用车企共同的愿望。那么,作为丰田汽车来说将如何让理念落地? 从当前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丰田在纯电领域的布局确实不算激进,但后来者 TOYOTA bZ4X,不仅颠覆了传统汽车的认知,而且一出场便戳中了当下 " 电动车缺乏驾趣 " 的痛点。 ![]() 为了更好的兼顾驾驶体验感,TOYOTA bZ4X 搭载了与 SUBARU 共同研发的四驱 X-MODE 功能,并且搭载了 "Grip-Control 智能多路况适应系统 ",不仅能够提升整车的通过性,得益于独立控制的前后电动机布局,可以让车辆拥有回转性和操控稳定性,实现 5.7m 最小转弯半径,操控感更灵活。 另外,眼下纯电汽车的市场的痛点至少还包括两个层面:安全、里程。 不过,对于丰田汽车来说,当前的安全焦虑反而是机会。据了解,在过去的 24 年间,丰田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 1800 万台电动化车型,这其中,没有出现过一起车辆事故导致的触电(漏电)、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案列。 针对电池安全,丰田认为应当将故障隐患 " 扼杀在摇篮 "。 通过强化对电池故障的 " 预防 " 及 " 有故障征兆时能够及时检知 ",并导入新技术,采用能够确保发生意外时安心安全设计的多重监视系统。 ![]() 除了打消用户的安全焦虑,丰田化解里程焦虑的思路更值得关注。 我们看到,TOYOTA bZ4X 公布的行驶里程是 500km(WLTC),表面上看这样的表现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中并不算抢眼。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采用的 NEDC 工况续航标定与实际路况偏差较大,而丰田采用的 WLTP 工况续航则更接近实际路况。 同时,充电并非 TOYOTA bZ4X 获取能量的唯一来源。 TOYOTA bZ4X 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全景天窗,可实现 " 边开边充电 ",还能在没有充电桩,甚至发生灾害等紧急情况时通过太阳能充电。据悉,一年的平均光照可以为这台车提供累计 1800 公里的续航。 据悉,TOYOTA bZ4X 计划在中国和日本进行生产,预计 2022 年中旬之前能够实现全球销售。作为全方位电动化的一环,bZ 系列 7 车型中将有 5 款车型导入中国,到 2025 年导如 10 款 EV。 " 当地最好的企业 ":丰田与 " 奥运精神 " 的契合 对自身来说,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努力是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但我们也看到,丰田同时致力于通过全方位电动化技术,为实现 " 碳中和 " 贡献力量。 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曾经说过:" 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第一,而是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 在即将举办的 2022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丰田将通过以氢燃料电池车型为核心的全方位电动化移动出行产品,全力支持 2022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努力拼搏的运动员提供安全、安心且绿色环保的出行服务,为实现 " 绿色办奥,科技办奥 " 贡献力量。 ![]()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冬残奥会,丰田还将提供柯斯达、海艾士、赛那车型的福祉车,为残障人士使用。据统计,此次丰田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的赛事服务车辆共计达到 2200 余台。 ![]() 从企业层面来看,丰田汽车借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了丰田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水准。目前,智能汽车的未来在中国已经是业内共识,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是最好的舞台,丰田汽车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让中国消费者,乃至全球消费者看到丰田汽车的实力。 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来看,汽车行业必须实现人的移动和当地社会的和谐共生,面向未来,丰田提出的目标是,为所有人提供移动的自由和提供感性的体验,丰田希望实现 " 量产幸福 "。同时,更这充分彰显了丰田对环保事业的关切并希望回馈社会的初心。 车云小结: 回顾 2021 年丰田在电动化的一系列动作,即可看到丰田坚定支持中国碳中和碳达峰承诺的决心,更能看到丰田在电动化发展的眼界与格局。 从技术积累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生产经营模式,再到 TOYOTA bZ 系列的产品发布,不难看出丰田的新能源发展不是短期的逐利,丰田始终清楚,面对即将到来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时代,必须打好汽车产业的基础,唯有通过革心技术形成驱力才能带动汽车全产品周期的进化,如此,优质的产品便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不得不说,在科学的远景规划下,丰田让我们看到的是引领行业的格局。 认为 " 中国最重要 " 的丰田,如今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稳步向上,这是这家企业多年来持续用心深耕市场的结果。现在,丰田汽车适时根据政策变化紧跟中国经济发展步伐,坚定支持减中国减排降碳事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丰田的真诚付出,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得到回馈。 |
FORVIA佛瑞亚集团旗下的佛吉亚宣布与ENGIE和EDP签署全球电力采购...详情
【汽车碳中和】立中集团(300428)5月1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详情
【汽车碳中和】 “双碳”目标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潮流愈演愈烈...详情
【汽车碳中和】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我国汽车产业减碳面...详情
2022-05-13 | qccl
2022-05-13 | qccl
2022-05-13 | qccl
2022-05-12 | qccl